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崇迪多大师 (Somdej Toh, Phra Buddhacharn Toh Phomarangsi) (BE2331-2415)

阿赞多大师(Achan Toh)出生於曼谷王朝拉玛一世时期,佛历2331年4月17日,星期四。亚赞多大师,本身实为泰国皇族血统,大师出生后大师的父亲便因战乱与母子失散,往后大师便由母亲所养育。自小成长在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家住大城府它容县改郡村。
大师的母亲叫给,家住武德的而里府它依村。在大师出生后,大师母亲便带大师到屈班林吐半佛寺给龙婆搅大师祝福,龙婆搅大师将大师抱起,便说大师是一个与佛有缘的人,而且很聪明,将来必定成为大智慧者及有权力的人。

大师自小由母亲抚养,还是抱在怀中的时候,就再一次搬家到大城府的昂通县差哟村。5,6岁那年,大师家再一次搬迁到曼谷的绑坤彭诺村。7岁时大师便在因它那维含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绑坤彭偌庙)跟随照破坤容大师学习佛理和佛法,大师悟性亦比常人高,所以年纪很小已受到很多人尊重。这个时候的大师还并没有成为沙弥也没有出家,只是在庙里读书。

当阿赞多大师17岁的时候,大师的启蒙师傅,也就是龙婆容自知大师才思敏捷,是块不可多得的好材料,自己已经传授不了什么本事给他了,又怕耽误他的前程。于是就把大师引荐到哇拉康庙跟随龙破那大师学习。龙婆那大师当时就是泰国的十位崇迪高僧之一,也是阿赞多大师的第二个师傅。佛理,佛法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名。在大师来的前一个晚上,龙婆那大师做了个很奇妙的梦:他梦到有一头白象半夜闯到他的书房把他的书全部啃得一干二净。早上起来,大师非常高兴。他知道这是个非常吉祥的梦。因为在泰国白象是非常神圣的动物,并且和尚在出家前叫做“那”,是身穿白衣的。所以大师认为一定有一个博学多才,喜欢读书的小沙弥会前来这里。大师在云游前嘱咐庙里负责起居的长老说如果有人要交付一位沙弥在这里学习,就帮我收留他好了。刚好中午时分阿占多大师来到庙里,不用说就是大师了!龙婆那大师云游回来后见到阿赞多大师非常高兴,亲自给他办理了剃度仪式,成为一名正式的沙弥。其后阿赞多便在庙里跟随龙破那大师进行了两年多的修行。在这两年多,大师学习比以前更孜孜不倦,常常看书到半夜,在修行修法及经文经法方面更上一层楼,在当时对于他那个年龄,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由于大师名声在外。所以很多人都络绎不绝去庙里请大师去讲经。大师的修行事迹随后被曼谷王朝拉玛二世,我们俗称的“二世皇”得知。

因为“二世皇”本人也是博览全书,精通巴梵文,印度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佛法,佛理更是知晓。在王宫里“二世皇”经常会召见一些高僧来进行佛法辩论,很多高僧都不是二世皇的对手,常常被他辩驳的无言以对。“二世皇”也自持自己学问渊博,无人能及。到处想找些高僧来与他进行佛理辩论。当他听说了阿赞多的事情以后,他觉得不可思议,有点半信半疑。于是他便召见阿赞多,要他来王宫说法。起先“二世皇”想挫挫阿赞多的士气。在准备给阿赞多讲经的酬金里只放了一萨当(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分钱,和尚在讲经后,一般会付少量的酬金,以示感谢,也可当做路费,盘缠)然而在听了阿赞多对佛法的阐叙后,由浅至深,由简至繁。以前一些积蓄在心里的问题都不思而解。这一下“二世皇”对阿赞多佩服的五体投地,马上把酬金加到50铢,并且赐给阿赞多一条小木船,以方便以后经常来宫中说法讲经。(当时交通不像现在这么便利,没有汽车,公路。由于大王宫和哇拉康庙都在湄南河畔,所以以划船最为方便)

佛历2351年,也就是阿赞多大师20岁那年,龙破那大师又把阿赞多大师引荐到另一位大师那里。这一位大师就非比寻常,他就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僧王-崇迪素盖添。崇迪素盖添的庙也在曼谷,叫玛哈它庙,在这里“二世皇”亲自为大师举行了剃度仪式,从此以后大师就成为一名正式身穿黄色袈裟的僧侣了。

在玛哈它寺,大师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高僧和书籍,这为大师的学习又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大师常常在空闲之余,帮僧王翻译各种佛理文献资料。连僧王素盖添都感叹到,我并没有教授阿赞多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孜孜不倦学习而来的,我所给予他的远远不及他所回报给寺庙里的多。

当曼谷王朝拉玛三世当政之时,三室皇已早有耳闻阿赞多的博览多才,于是他册封阿占多为照破坤帕贴(意思是和尚之中的资深长老,一般管辖范围为全国范围)。但阿赞多并没有去领取这个职务,而是采取回避的方法,云游各地,过一个苦行僧的修行生活。(这种苦行僧,赤脚化缘,一日一餐,全素,不沾金钱,权势,以艰难的修行方式来增加自己的修为)这期间他云游几十年,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凡是他所到过的地方,当地都会有流传他的故事。崇迪哇拉康佛牌也就是这个时间段流落在各地的。

佛历2395年,也就是阿赞多64岁的时候,他已经身体不适宜云游,于是又回到哇拉康庙。这时候拉玛四世,也就是俗称的“四世皇”找到他,再一次册封他为“照破坤帕贴”。这次他没有拒绝,而是领取了这个职务。“四世皇”问道:“为什么“三世皇”册封你的时候,你没有接受,而是采取回避?”阿赞多说:“因为那个时候,他只是主宰地面的国王,而现在您是主宰地面和天空的国王。所以我无路可逃了!”在这一年阿赞多又被册封为哇拉康庙的主持长老。

佛历2397年,阿赞多66岁时。有一位名叫“诵“的崇迪大师去世了。“四世皇”于是册封阿赞多为“崇迪-汤玛及迪”来接替那位过世的崇迪大师。因为阿赞多此时的名字叫“汤玛及迪”。所以此时只能叫他“崇迪-汤玛及迪”。“彭玛郎悉”是“四世皇”册封僧王时赐给阿赞多的名字。佛历2407年,阿赞多76岁时,被四世皇册封为“僧王”并且赐名为“彭玛郎悉”。全称改为“崇迪-扑它占多.彭玛郎悉”

此时的阿赞多,身体已经不怎么好了,但“四世皇”还是委托把“五世皇”交付给阿占多,要阿占多传授给他佛法佛理。在佛历2411年,也就是阿赞多80岁高龄时,正值19岁的“五世皇”登基。全国上下都在为新国王的登基而忙碌。阿赞多也不例外。他与其他高僧一起负责要共同制作84000枚佛牌,在庆典仪式上当天使用。(这84000枚就是现存于玉佛寺佛塔里的佛牌,有少量流入市面。俗称“玉佛寺2411”)在经过所有人共同努力下,佛历2411年11月11日早晨11点11分11秒。登基仪式顺利进行。这其中包含了阿赞多多少心血。在这一次的庆典中,阿赞多也耗出了过多的精力。

佛历2415年6月22日,星期六夜间12点,大师以盘坐的方式圆寂。大师虽然走了,但大师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大师圆寂后全国上下无论是老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沉浸在一片悲伤沉痛之中。人们为这位功勋卓越的大师去世感到惋惜。全国各地大师的弟子也纷纷为大师做雕像,做佛牌,以示纪念。

由亚赞多大师所创做崇迪佛可谓佛中之王,大约佛历2382年左右,,据说一天亚赞多大师正在禅定,听到其师父的声音说:"明天日出很特别,早起到海边看日出吧!″亚赞多大师便跑到海边去,当时天还未亮,但东边发出一道白光,慢慢变作一尊全身发著白色光的佛像,呈现在东边的海面上,亚赞多大师高兴至流下眼泪,这尊像太阳般的佛像,一定带来幸福平安″然后叩拜离开。这样亚赞多大师便开始制作崇笛佛。而制作崇笛佛的材料,有庙宇的泥土、香灰、高僧剃下的头发、五谷及高僧舍利子做成,再请各大名寺高僧,为佛像做大法会诵经,十分真贵。崇笛佛能保人平安、辟邪、挡危险、助人缘、事事顺利。

龙婆托,龙普托 luang phor thuad (BE 2125-2205)


泰国几百年来,总共出过四位在佛法修为上最令人敬仰的高僧,其中一位就是龙婆托大师,皇帝御赐法号:崇笛周啪过(somdej jai pha khoh)。龙婆托大师在泰国可谓是一代神僧,地位甚至跟中国的观音菩萨差不多,很多泰国人都喜欢佩戴一块龙婆托自身像的泰国佛牌。

泰国大城皇朝时期,佛历2125年4月,龙婆托大师出生在一家虽然贫困但却非常善良,非常虔诚信佛的家庭。

有一天龙婆托的父母在田里干活,把小小的龙婆托放在树荫下,没多久突然发现一条非常大的大蟒蛇,蜷着身体把龙婆托团团围了起来,开始大家还以为大蟒蛇是想要把小小的龙婆托吃掉,附近的很多人也认为龙婆托应该没救了,而且也不敢上前去把龙婆托救出来。但慢慢的弄婆托的父母发现,巨蛇就只是把龙婆托围了起来,不让人靠近,好像是保佑他,因此认为大蛇是来保护龙婆托的,于是拿着鲜花香烛来拜这条大蟒蛇,结果大蟒蛇果然慢慢的爬开了,大家赶紧去看龙婆托,发现龙婆托正睡得香,并且在龙婆托的身上地方发现了一颗闪耀着绚烂光华的宝石。

由于龙婆托的父母非常贫穷,是寄宿在一个富翁家里,这个富翁知道龙婆托身上发现宝石的事情之后,希望龙婆托的父母能够转让这颗宝石,龙婆托的父母最后只好无奈答应了。但富翁得到宝石后,竟然厄运连连,只好退换给了龙婆托父母。而龙婆托的父母重获宝石之后,却好运不断,虽然没有发财,但生活也确实逐渐好转起来。

龙婆托大师一家都非常虔诚的信仰佛陀,因此龙婆托大师从7岁到15岁,就一直在屈你郎佛庙(wat dee luang)修学佛道,师傅为崇盼庄大师(somparn juang),并在15岁的时候正式剃度,并在屈诗让佛庙进修佛典,直到二十岁到了出家年龄,于是正式成为僧侣。

龙婆托神迹传奇故事 有

1。龙婆托大师海水变淡水的神奇故事

龙婆托大师在屈诗让佛庙进修完毕之后,打算乘船到大城皇城的亚育德雅府,继续求学,可是当船行情了几天之后,遭遇了狂风暴雨,非常的危险,只好降下船帆在大海中漂流,等到风平浪静之后,船上的淡水却用光了。船主由于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事情,所以觉得是龙婆托大师带来的不幸,责令大师一个人乘小船离开。无奈之下,龙婆托大师只好下了船,把脚
踏到海水上,并请船上的人喝脚下的水,结果大家一一试过,发现居然是淡水,深感大师法力高强,连忙把龙婆托大师迎回大船,并且跪拜下来请求恕罪。

2。 龙婆托大师解救国家城池的故事:

来到皇城之后,就真正是龙婆托大师名扬天下的开始。那时候,由于斯里兰卡的国王想侵占大城府,但又不希望兵戎相见以免伤及百姓,两国打算以“斗智”的方式定夺国土的归属。于是斯里兰卡的国王先出题,请来顶级的铸造师把84000字的经文,铸造在跟米粒一样大小的黄金上面,并请大城府的人在七日内,将黄金米粒的全部经文解答出来。

如果大城府解答不出来,也就算输了,不仅大城府将成为斯里兰卡国的领土,还将把大城府的财富全部送给斯里兰卡。可是泰国国王四处寻人,张贴公告,六天过去都没人有办法能够解题。就在全国上下万分焦急的时候,国王也也满怀着忧愁睡下了,可在这一天夜里,国王居然梦见大象朝大城府走来,并被大象走动的声音惊醒。起来之后,国王询问国师,国师说是大大的吉兆,代表胜利。结果,果不其然,没多久就有人通报国王,说是题目的公告已经被一位大师揭下,这位大师就是龙婆托大师。

开始的时候,斯里兰卡的法师们看到龙婆托大师如此的年轻,非常的轻蔑,而龙婆托大师只是平淡的回应之后,就坐下来把黄金经文米粒放进他的僧桶中,然后闭眼禅坐,良久居然真的把这些经文给翻译出来,并且还发现经文当中少了七个字,原来是斯里兰卡的法师们偷偷的藏了一颗黄金米粒。

3。 龙婆托大师救治瘟疫帮助百信的故事:

经果翻译经文一事,龙婆托可以说是拯救了泰国重要的城池,不仅声名远播更得到国王的崇信。之后,大城府还发生过非常可怕的瘟疫,最后又是龙婆托大师用自己的七彩宝石,以及禅坐后默念经文给一缸水加持,百姓喝过经过加持的水之后,果然治好了人们的瘟疫,这一下更是令龙婆托名声大振。

后来,龙婆托大师因为怀念家乡,于是跟国王辞别,一路上更是传出不少帮助百姓的故事,最后龙婆托大师回到了家乡的寺庙继续修行,由于这件寺庙已经非常的破旧,国王听说后马上派人把这座寺庙休整一番,花了三年的时间,让寺庙变得华丽庄严。

最后,龙婆托大师于佛历2225年3月6日的时候圆寂了,享年99岁。圆寂前龙婆托大师吩咐弟子,要将他的遗体送到瓦苍海寺(瓦昌海,wat-chang-hai)。几百年后,为了纪念龙婆托大师,于是在佛历2497年的时候出现了第一批龙婆托大师的自身牌,由阿赞听大师既当年瓦昌海住持亲手制作,开光法会请来了很多当年的高僧一起加持开光,龙婆托自身佛牌挡险非常灵验,如今2497-2505的龙婆托自身牌已经卖上了天价,可遇不可求。

何谓 benjapakee?

"Benjapakee" 是个專有名词。 泰国佛牌里 五種佛牌的代名词。 
BenjaPakee這名词是从巴利文演变而來。 (巴利文為佛教圣典及其注疏時所用之语文。) 

Benja 代表 "五" 的意思。 

Pakee 代表 "成员" 的意思。 

將這五種古佛牌結合成一起的构想起源於 1950年以前。 有一位 Triyangpawai 先生发現泰国人喜欢將不同的佛牌挂在身上。 因此他與一些佛牌收藏家多次讨论后提出這五種佛牌放置的建议。

What is Benjapakee ?

“BenjaPakee” is actually an ancient word from Pali. Benja means 5 kind or type, Pakee means set or grouping. 
So BenjaPakee means 5 different types of amulets in a group or set.

A group of well-known amulet collectors in early 1950s suggested a guide for the thai people, the best choice to worn on their neck, Also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Buddha history, age, form and size etc.

The great BenjaPakee amulets are:

1. Phra Somdej (King of Amulet) 
2. Phra Nang Phaya (Queen of Amulet)
3. Phra Rod
4. Phra Phong Supan
5. Phra Somgor